<address id="15vh5"><menuitem id="15vh5"><menuitem id="15vh5"></menuitem></menuitem></address>

    <sub id="15vh5"></sub>

      <form id="15vh5"><span id="15vh5"><progress id="15vh5"></progress></span></form>
      <address id="15vh5"><nobr id="15vh5"><progress id="15vh5"></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15vh5"></address>

      <sub id="15vh5"></sub>
      <form id="15vh5"></form>

            <address id="15vh5"></address>
            內蒙古晨報官方網站 | 24小時記者幫您熱線電話:0471-967967 違法和不良信息電話:18047123456
            您當前的位置: 晨網>>文章>>城市>>包頭

            草原鋼城的綠色革命——新能源、新產業打造現代化新包頭

            時間:2022年07月18日 編輯:王海清 來源:內蒙古日報

              1128838846_16580202405671n.jpg

              包頭市裝備制造園區風電齒輪箱項目一角。吳杰 攝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包頭一直以來以工業立市、工業興市、工業富市,是能源消耗大戶、碳排放大戶,且不說固碳,就是把耗能和碳排放降下來,對企業、對行業、對城市都是一個巨大考驗,重大挑戰。

              包頭迎戰!現在的包頭正在緊緊圍繞“風光核氫”等所有與減碳脫碳零碳相關的廣泛應用場景,謀產業、抓項目,定政策、引技術。

              包頭堅定地發出建設綠色低碳城市動員令:到2023年碳排放增長趨勢減緩,到2025年成為我國北方、西部地區綠色低碳轉型的示范城市,到2026年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2027年實現全領域碳達峰。

              站位“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包頭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全市上下以最大的熱情擁抱、以最大的激情投入、以最大的決心和最大的力度行動,以一步緊似一步的節奏,全面、系統、深入、扎實推進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努力在新一輪能源革命中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全面發展現代能源經濟。

              包頭風光能源資源豐富,風能可開發儲量3700萬千瓦,太陽能可開發光伏儲量2800萬千瓦。在依托風光等“綠電”發展“綠氫”等二次能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包頭有較好的產業基礎,不論是原材料供應還是最終產品生產,都擁有相對完整產業鏈條的比較優勢。

              立足優勢 做好能源經濟文章

              包頭按照“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的指示要求,正全力推進現代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

              包頭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關于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城市的實施方案》,相關部門圍繞重點領域初步形成了10個《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把包頭打造成為能源生產變革的領軍者、能源消費變革的先行者、綠色生產方式、綠色生活方式的積極踐行者。

              包頭起步雖晚,行動卻快,全市一盤棋,以最快的速度、最有力的措施,一刻不耽誤地向著節能減排低碳目標奮力轉向。

              包頭“十四五”規劃提出,突出建設“四基地兩中心一高地一體系”。其中“四基地”就包括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能源產業基地,力爭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6%,可再生能源占全社會電力消費總量35%以上,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

              以“碳達峰碳中和宏偉目標下的能源革命”為主題的第一屆現代能源產業發展大會在包頭舉行,30個協議總投資683億元的現代能源、循環經濟等領域的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來自全國能源領域的院士專家,研究機構和新能源龍頭企業負責人齊聚包頭,共商現代能源發展大計。

              印發《包頭市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城市實施方案》和10個專項行動計劃。緊接著,《包頭市深入推進產業和能源低碳化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包頭市傳統產業高端化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一個個“逐綠”政策的“細化版”紛至沓來。

              包頭云上、線下同步舉行2021年秋季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大會。此次大會集中簽約的45個項目涉及14個產業領域,主要為綠色低碳領域。

              多措并舉 抓出節能減排實效

              包頭再次提出,要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力建設碳達峰碳中和先鋒城市、模范城市。

              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應用場景,歷經激烈角逐,包頭最終躋身11個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之列。

              ——在“加法”上做文章。充分發揮裝備制造業基礎和優勢,搶抓非化石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布局加速調整機遇,大力推進招商引資,雙良集團、新疆特變電工等一批國內外新能源頭部企業紛紛落戶包頭。

              在昆都侖區包頭金屬深加工園區的內蒙古通威二期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現場,正在開展設備調試和投產前準備工作,即將竣工投產。通威一二三期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將超過300億元,年創稅收30億元。通威公司還協助引進美科單晶拉棒、樂橙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康碳光伏熱場用材料等重點延鏈項目,集“發電、輸配、儲能、消納”于一體的新能源生產應用生態低碳示范園區正在推進。

              5月31日,在明陽新能源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現場,隨著新能源超大型風機及關鍵核心部件高端智能制造項目施工方進場,標志著項目主體工程進入新的階段。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目前國內陸上風電整機制造產能最大、核心部件集中度最高、屬地化產業配套最完備、單機容量最大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

              6月30日,包頭市氫能產業與可再生能源一體化項目暨14MW分散式風電與氫能項目啟動,創造性地將風光資源和氫能產業系統性耦合,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新型能源體系構建帶來深遠影響。

              上海遠景集團董事長張雷如此評價:包頭是當下對碳達峰碳中和最有激情、最有格局高度、洞察力最深的一座城市。如果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一定可以成為新一輪綠色能源革命的“曼徹斯特”,成為一座新工業迅速聚集的城市。

              ——在“減法”上動真格。從重點用能企業入手,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實施高效電機替代、余熱余壓回收利用數字化改造以及工業流程重塑等,全面、細致地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包鋼4兆瓦發電機組及溴化鋰制冷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熱、電、冷三聯產。經測算,該系統全年可節約標煤近18000噸,可減少碳排放約5萬噸,產生效益約1600萬元。

              6月,國內最大、自治區首個鋼鐵行業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全流程一體化示范工程在包鋼破土動工。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6.53萬噸,相當于植樹近1900萬棵。

              包鋁一次性投資4.11億元的14個電解煙氣脫硫改造項目全部建成投運,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7500噸、氮氧化物600多噸、煙塵400多噸。

              ——在改造上下功夫。突出做好工業、交通、城建領域的可再生能源替代。

              在包鋼薄板廠硅鋼廠房近1.8萬平方米屋頂上,6兆瓦發電太陽能光板整齊有序地排列著,閑置屋頂變成“綠色聚寶盆”。

              工業領域推進鋼鐵、鋁業、化工等高耗能行業進行“綠電”以及氫能替代,到2026年末新能源占工業總能源消費比重達25%以上,工業領域實現碳達峰。

              交通領域強化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現從油驅動向電(氫)驅動轉變。

              城建領域全市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到2023年城市建成區、縣城和城鄉接合部清潔取暖率達到100%。

              在加減之間、改變之中,綠色包頭的成色越來越足,前景越來越好。

              截止到今年6月底,新能源裝機637.47萬千瓦,占全市裝機容量的37.45%,較2012年增加529.07萬千瓦。今年,全市計劃實施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83個,總投資2532億元,到2025年,風光氫儲裝備產業鏈產值達到8000億元。

              6月17日,自治區新能源重卡產業發展大會在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北奔重汽現場向包鋼集團交付了151輛新能源重卡,并與20家企業達成了7319輛新能源重卡集中采購意向訂單。預計2022年,北奔新能源重卡銷量或將突破8000輛。

              憑借調結構促轉型,構建多元發展、多級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包頭受到國家發改委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成效明顯通報表彰。

              正在向智能化、綠色化、現代化邁進的包鋼集團再傳捷報,2021年,包鋼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260億元,預計實現利潤103.6億元,上交稅費69.6億元,率先成為內蒙古首家營收超千億元企業。

              新能源、新產業集聚的現代化新包頭的這場綠色革命仍在進行中。(記者 宋阿男 通訊員 張建芳)


            線索征集:內蒙古晨報現面向社會各界朋友征集新聞線索,熱烈歡迎大家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471-967967/18047123456,分享您身邊的新聞。
            晨網
            友情鏈接
            球盟会网页版